一是强化信息研判职能。组建“信访信息研判中心”,整合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建立乡、村、组三级信息微信群平台,利用大数据预警、研判,及时掌握内幕性、深层次信访维稳信息。维稳办建立各类特定利益群体人员档案信息,对收集的信息,实行一天一上报,一天一汇总,一天一研判。通过大数据平台,信息研判中心全面掌控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组织串联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快速反应、妥善应对,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坚决防止因信息不畅、工作不力造成上访人员聚集情况的发生。
二是强化法治调解职能。畅通“民主+法制”的渠道,通过提高法治化调解水平,全力扭转信访形势。实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明白人,在乡村两级建设调解室,统一设置模式,统一标识名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档案资料,同时在全乡以及各村全部设立人民调解员,做到了法治化调解扎实到位,努力将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此外,以法治调解为基础分类甄别,尤其是对缠访、闹访、非访人员加大打击力度,推动信访秩序明显好转。
三是强化压力传导职能。建立综治中心责任分工制,综治中心主任由乡党委书记兼任,对综治中心负总责、牵头抓;副主任由分管副书记兼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职副主任、综治办主任、家事法庭庭长、人民调解室主任等人员各司其职,积极履行矛盾调处、维护稳定、基层平安、治安防范、法治宣教、群防群治、联勤联动、分析研判等各类职责,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责任体系。
四是强化网格管理职能。将综治中心的服务管理功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村(居民)小组长实施网格化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网格走访巡查等办法,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的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排查、梳理、处理各种不安定因素,全面排查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对发现的矛盾纠纷通过手机视频直接传回到乡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室,根据产生矛盾纠纷的不同原因,确定调解人员,进行现场答复,直至矛盾得到化解为止,辖区网格员将收集的基础信息,社情民意、调处的矛盾纠纷录入综治信息系统,提高矛盾处理的精准化、高效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