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反应。接到各村(社区)灾情后,乡分管交通的领导组织交管站、村组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析研判紧急程度,制定抢修方案,简化流程,确保水毁处置工作快速落实。
(2)快抢修。以“先排险、后抢通、再修复”的原则,迅速组织村组干部和机械设备,分类施策,重点围绕“安全通过”先抢先干,克服“等靠要”思想,力保水毁路段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减少损失、保障群众安全通行。不能立即处理的设置警示标识,落实现场监测责任人。
(3)强巡查。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加大对重点路段、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监管力度,全覆盖排查路面情况,及时清除潜在安全隐患。
据统计,我乡村组道路水毁共50余处,总长度1700余米,目前,尚有2处道路暂时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