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能力提升与效率优化,筑牢群众服务根基。持续开展窗口工作人员定期培训与业务复盘,重点强化政策法规理解、系统操作熟练度及疑难问题处置能力,提升服务态度与办事效率。完善线上线下同步的办事指南配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操作困难。针对业务量激增等情况,推行窗口弹性扩容机制,科学统筹窗口办理与后台审核力量,高效处理各类申请。提供全程电子化办理、证照公章邮寄到家以及预约、延时、错峰等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实现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二)构建多维宣传与精准对接体系,提升企业知晓率。打造“线上+线下”“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立体宣传矩阵,通过LED屏展播、现场答疑、微信公众号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拓宽宣传覆盖面,增强市场主体政策知晓度。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每季度组织知识产权执法人员走访重点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帮扶与指导。同时,落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联合多部门开展“春雷”“铁拳”等专项行动,强化对商标侵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曝光。
(三)健全执法管理与服务指导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全面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清单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确保过罚相当,杜绝小过重罚。建立执法前预警提示机制,对企业常见违法风险点实施事前提醒,落实“处罚+整改+回访”闭环管理。开展企业防范职业打假专项培训,指导企业完善进货查验、标签标识、广告宣传等环节管理,对多次遭遇恶意投诉的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从源头降低被投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