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责任机制,安全烙印在心中。协调社区、学校、校外机构等,建立健全预防溺水事件工作小组,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累计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3次,成立5支防溺水巡逻队,对重点水域进行巡查,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迅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强化排查隐患,做好安全先行者。组织多方力量对辖区内的河流、池塘、水库等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无人看管的水域、水库等安全隐患点。在危险区域增设醒目警示标牌10余块,修复破损、缺失的防护栏3处,新增4处点位放置救生绳、救生圈,并安排专人定期巡查劝导,累计劝离近水嬉戏、野泳人员50余人。
(三)强化宣传教育,敲响安全警钟。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转发野泳风险、溺水自救(如漂浮、呼救)及他救(如智慧救援、不盲目下水)技巧等信息。与校外机构共同开展暑期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坝坝会开设防溺水大讲堂2次,面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已发放防溺水宣传单2000余份,覆盖辖区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