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作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志宏。欢迎张局长的到来,首先想请张局长跟我们的在线网友打个招呼!
【张志宏】主持人,各位网友、市民朋友,大家好!我是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志宏。非常高兴通过今天的节目同大家在线交流,也非常感谢大家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油生产基础”,想请问一下张局长,当前,咱们利州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张志宏】好的,主持人,根据自然资源部门新“三区三线”划定,我区现有耕地面积25.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7.24万亩,目前,全区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0.6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3.5万亩。其中,2019年机构改革以前,主要由原国土资源局、水利局等部门承担相关项目建设任务,分别按照各系统的建设内容、投资和要求组织实施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约10.02万亩;2019年机构改革以后,相关职能划归农业农村局,相关农田建设项目统一整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区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区农田建设和农村能源事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2019年以后,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达14.1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3.48亿元。
【主持人】2019年以来,利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张局长,跟我们谈谈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张志宏】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我们把打造天府良田作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关键所在,按照高标准农田“为粮而建”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质量验收等方面综合施策,实现了农田向良田的快速质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优化项目设计流程。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分期建设”的原则,优先考虑位于“天府粮仓”核心区、现代粮油园区、农作物种业基地的种植区域;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地区;群众需求强烈、建设年份较早、投入水平较低、亟待改造提升的区域。采购具有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等多领域设计经验的单位,组织设计团队深入项目区调查农田基础设施现状、耕地数量与质量状况、征求农户意见、开展实地测绘和勘察,确保项目设计方案可操作、可落地。
二是全面提升施工质量。邀请项目所在乡镇(街道)驻村干部作为现场代表,全程参与履行项目实施及隐蔽性工程的监管职责。采购第三方审计单位提前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和预警项目建设潜在问题。监理单位和质量检测单位开工即入驻,监理单位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开展全过程监理,质量检测单位对建筑材料、分部工程等开展随机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即整改,同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分析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项目高质量快速推进保驾护航。
三是严格规范项目验收。在项目完工后,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量的准确性,采购第三方机构,与发改、财政、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专家一并开展验收工作,按照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逐一检查,验收内容涵盖了工程完成度、质量达标情况、安全生产等多个方面。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验收组立即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整改完成后,验收组需再次进行现场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主持人】听了张局长的介绍,利州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规划到验收各环节都下足了功夫,大家也比较关注建成后的效果如何?请张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利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张志宏】利州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大力助推了农业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的成效,可以给大家举几个这方面的例子。
一是助力园区综合开发。结合片区规划和产业布局,坚持粮油产业、旅游景区、新村聚居点“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将低产田土改造与大石镇、荣山镇、三堆镇、宝轮镇等园区建设相衔接,同步实施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助力园区综合开发。如大荣粮油园区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的助力下,共计新建和修缮了灌溉渠道32公里;修建了蓄水池50口,总蓄水量达0.6万立方米,解决了以往农田灌溉“靠天吃饭”的难题。针对园区土壤肥力不均的状况,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达31.55g/kg,为粮油作物的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精心制定每季农作物种植方案,打造“大荣粮油园区”景观节点,突出创意农业与跨界应用,实现了“种粮食”向“种风景”转变、“卖粮食”与“卖风景”双赢。
二是夯实村镇共富根基。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鼓励引导农户广泛参与,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为粮食增产、群众增收打下坚实基础,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如在近两年的项目中,创新监管模式,聘请懂技术、有经验的农民担任“农民质量监督员”,参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又如三堆镇在建成项目区引入“托管”模式,由专业的农业托管公司负责生产经营管理,农户收取租金或分红,大大降低了农资成本,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5%以上,项目区粮油作物平均亩产量提高了60公斤以上。目前已有超过300亩的项目区参与了托管合作,人均增收480元。
三是打造生态友好良田。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构建“高标准农田+”的生态友好模式,使高标准农田能在种粮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循环,持续发展。如高标准农田助力宝轮菖溪河“稻鱼共生”项目,巧妙构建了“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稻田的生态自循环。这种模式减少农药使用量约30%、化肥使用量约30%,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又生产出了绿色生态的稻鱼产品,稻鱼综合亩产值达到了2000元以上,同时当地通过举办“稻鱼采收”活动,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地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真正实现了生态友好的良性循环。
此外,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大家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变化。
【主持人】听了张局长的介绍,利州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家也都知道,随着项目的大力推进,全国各地都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想问一下张局长咱们利州区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或问题呢?
【张志宏】总体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呈现出高度重视、机制创新、成效良好的显著特点,但在推进过程中确实存在不少困难,就利州区而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利州区地处盆周山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地块零散、耕地质量低,且耕地基础设施薄弱。根据近几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核算,坡地亩均田型调整成本达到2万元,加之水利和灌排设施建设、宜机作业道路、土壤改良等,亩均投入更高,但实际规划亩均投入仅3000元。
二是产权结构复杂,协调难度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涉及农户个人利益,群众诉求千差万别的工程,但在建设过程中,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发挥不够,导致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造成了群众对土地流转、项目占地不满意、监督管护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三是投资分散,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年度任务区域未能全域实现高标准农田要求,项目下达任务面积大,但资金有限,为完成建设任务,主要是通过“撒胡椒面”方式分散投资,但改造后的农田对照高标准农田标准,都存在缺陷,难以发挥真正效益。
【主持人】好的,感谢张局长的解答。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诸多实惠和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投资、建设、管理等方面难题,那么请问张局长,下一步工作我们有怎样的考虑和计划呢?
【张志宏】下一步,我们将采取综合规划、补足短板、延伸链条等一系列举措,不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督管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将积极探索创新,适应市场变化和农业发展新趋势,努力打造具有利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改造。结合地形特点,重点实施梯田改造工程,对现有的梯田进行加固和优化,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尤其是重要农业产区,大力实施土壤培肥工程,通过实施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深耕深松等措施,提高耕地地力。同时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发展边坡经济,注重生态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补足短板提升效益。在项目区内,科学规划建设粮油精深加工园区,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配套仓储设施、物流配送中心,实现粮油产品的就地加工、储存和运输。成立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重点研发粮油营养强化技术、绿色加工工艺等,提高粮油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竭力打造利州特色粮油品牌,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举办品牌推介会等活动,提高利州粮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利州粮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大力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增强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心。
三是挖掘产销协同优势。整合区内优质粮油产品资源,搭建利州粮油产品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线上促销等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并开设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利州粮油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增强消费者对利州粮油产品的信任,成立利州粮油产品售后服务中心,优化售后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使利州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主持人】
好的,感谢张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咱们利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的长远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也希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更多的惠及群众生活生产、助力产业发展。再次感谢张局长今天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的支持与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张志宏】
谢谢主持人,再次感谢广大网友和市民朋友对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再见!
【主持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