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关于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 详情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关于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5号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时间: 2025-11-12   来源: 区教育局   信息类型: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廖勇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您在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国际国内名人以名人墙(或雕塑)形式进校园的建议”,已由区政府责成我局办理。我局高度重视您的建议,将其作为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参考,安排专人负责,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高度认同提案价值,深刻认识名人墙(雕塑)育人作用

您关于在校园内建设名人墙(或雕塑)的建议,立意高远,切中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需求。我局完全认同您所强调的,名人墙(或雕塑)是深化校园文化内涵、提升师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它们对于塑造积极向上、启迪心灵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

二、系统推进建设实践,名人墙(雕塑)融入校园文化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局始终将提升校园文化品质作为核心目标之一,鼓励并指导各中小学结合自身办学历史、特色定位和文化积淀,积极探索与实践名人墙(或雕塑)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与成果。

(一)“挖掘名人渊源,构建传统校园文化体系”模式。引导学校深挖自身历史文化根脉,将历史名人与校园传承有机融合。例如北街小学,作为源于清末考棚的百年老校,该校在历史遗迹“观德亭”敬立创始人白世杰先生塑像及简介,弘扬先贤兴学育才精神。以此为核心,构筑了以书法、陶艺、国学经典为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工程”,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发展基础更加坚实。该校已获评“四川省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书法)传习基地”,其书法教育成果入选省级专题展览,“小白鸽书法艺术社团”获评市级优秀学生艺术社团。

(二)“依托名人精神,构建典范校园文化体系”模式。鼓励学校聚焦核心名人的精神内核,以典范引领校园文化发展。例如东城实验初级中学,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内核,在校门阶梯处矗立“行走中的陶行知”雕像,并系统构建行知广场、陶园、行知大厅等七大文化场景,将“生活即教育”理念深度融入校园环境。这一体系显著强化了办学特色,让师生在日常浸润中感悟名人精神,实现自我成长。该校已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行知实验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广元市知名学校”。

(三)“打造‘名人之路’,构建辐射校园文化体系”模式。支持学校将多元名人精神融入空间布局,形成浸润式育人场域。例如建平初级中学,巧妙利用校园主干道两侧空间,错落安放多尊名人塑像,精心打造了一条启迪智慧的“名人之路”。塑像与环境和谐相融,成为亮丽风景。学生课余漫步其间,可近距离感受名人风采,激发学习热情与创造力。该校在体验式德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市级认可。

三、秉持辩证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在推进名人墙(或雕塑)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名人墙(或雕塑)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其育人功效的发挥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深厚底蕴。它们虽是“点睛之笔”,但绝非校园文化建设的“万能钥匙”。校园文化是一个涵盖精神、制度、环境、人文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在重点推进名人墙(或雕塑)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一)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塑造学校独特气质与核心价值观,增强师生归属感认同感。如南鹰小学,教学楼悬挂习近平总书记的“托起明天的太阳”题词;打造红色文化长廊;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红色书吧、红色研学等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学校被授牌为“全国五星级红军小学”。

(二)提炼校园制度文化。建立科学规范、富有活力的制度体系,凝聚发展合力。如宝轮中学,将制度作为文化载体:推行领导干部“竞聘上岗、能上能下”机制;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考核-评价-奖惩”四位一体机制;建立教师“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成长机制。学校获“全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基地”“四川省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广元市校园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

(三)塑造校园环境文化。将国家战略与育人实践结合,实现环境美化与人格塑造协同。如万达实验学校,系统推进“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协同;严格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布局节能减排;校舍环保达标,材料工艺绿色。学校获“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四川省十佳最美校园”等荣誉。

(四)营造校园人文文化。乡村学校重点打造温馨育人环境,传递教育美好与希望。如范家小学(七彩教室、“班家文化”呵护留守儿童)、清河小学(“健康、快乐、关爱、温馨”家校文化)、白朝小学(“温馨”理念融入管理,构建乡土人文环境)。范家小学、清河小学被评为第一批“四川省乡村温馨学校”,白朝小学获评第四批“广元市乡村温馨校园”。

四、持续深化未来发展,着力提升文化浸润育人实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吸纳您提案中的宝贵建议,指导各校立足自身实际,将名人墙(或雕塑)建设作为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一环,持续深化内涵、提升实效。

(一)强化特色与内涵。持续推动各校结合独特优势(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办学理念等),深入挖掘、精准选择与本校文化高度契合的名人资源,建设各有所长、内涵丰富的名人墙(或雕塑),避免同质化,确保其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精神地标。

(二)注重普适与典范。在鼓励特色化建设的同时,引导学校关注选取那些代表人类共同优秀品质(如求真、向善、坚韧、创新、奉献)的典范人物,确保其精神价值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和持久的感染力,惠及全体学生。

(三)深化互动与体验。鼓励学校围绕名人墙(或雕塑)开发设计更多互动性、探究性的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研究性学习、艺术创作、戏剧表演、故事讲述等),变静态展示为动态育人过程,让学生深度参与,与名人“对话”,深刻感悟其精神内核,实现知行合一。

(四)探索更新与维护。指导学校建立长效维护机制,确保名人墙(或雕塑)的完好与美观。同时,探索结合时代发展、学校重大节点或教育主题,对展示内容或解读方式进行适度优化更新,保持其时代感和生命力。

(五)促进交流与共享。搭建区内校园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如现场会、成果展、网络共享等),推广如北街小学书法文化、东城初中行知文化、建平初中“名人之路”、万达实验绿色生态文化、南鹰小学红军文化等优秀案例经验,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

廖勇代表,您所提意见建议按照当前政策已经解决或采纳,按照《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条例》此代表建议将按A类件办结。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关注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一砖一瓦都体现文化,一草一木都能育人”,最终实现以高质量的文化建设,全面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进步和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如果您对我们的答复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或不满意,请在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上的满意栏、基本满意栏或不满意栏划上(√)。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特别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提出的宝贵建议!您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深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和动力。恳请您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如对复函内容有新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

联系电话:0839—3300288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

2025年8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