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对接供需,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劳动力求职意愿”双向台账,摸排全镇富余劳动力以及企业用工缺口;联合园区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4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80余人;搭建劳务协作平台,与外地企业签订用工协议,输送外出务工人员80余人,实现“家门口”到“厂门口”直达就业。
(二)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效。围绕市场需求开设电工、家政服务、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培训课程,培训农村劳动力;针对脱贫户、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开展“一对一”定制化培训6次,覆盖150余人,帮助90%以上参训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三)优化创业扶持,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镇村两级就业服务网格,配备就业协理员11名,动态掌握劳动力就业状况;梳理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宣讲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进行宣传,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扶持壮大本土企业,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