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隐患排查,拧紧用火“安全阀”。组织应急办、社区网格员、物业企业成立7支联合检查组,聚焦物业小区、餐饮门店、自建房等重点场所,重点整治燃气软管老化、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截至目前,已更换不合格燃气软管68条,收缴不合格取暖设备45台,打通消防通道18处,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二)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全民“防火力”。创新“线上+线下”宣传模式,在居民微信群推送用火安全提示180余条,覆盖群众1.2万人次;组织开展“消防安全进社区”活动8场,现场培训居民正确使用灭火器、燃气报警器。针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上门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34个,切实提升弱势群体自救能力。
(三)强化应急准备,筑牢处置“防火墙”。为6个村(社区)微型消防站更新装备,增配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8套、应急照明设备45具。建立街道社区两级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组织物业保安、网格员开展消防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16次,确保突发火情能够“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全面提升初期火灾扑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