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摸排走访,按需申请岗位。结合各村(社区)失业群体实际情况,全面摸排困难群体的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优先考虑年龄较大、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脱贫户、监测对象。将公益性岗位与农村日常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按需向上级部门申请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全乡共申请设置乡村协理员、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133个。
(二)强化宣传引导,规范聘用程序。利用各村(社区)工作微信群、张贴招聘公告等方式,广泛告知村民岗位数量、报名条件,号召村民积极报名。采取本人申请、村“两委”会评议、审核公示的程序聘用上岗人员,让公益性岗位真正惠及就业困难的脱贫人员。截至目前,已累计聘用脱贫户及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130余人。
(三)强化日常管理,严格监督考核。严格按照公益性岗位管理要求,加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考勤,按照“月考勤”的方式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考勤中发现人员不在岗、工作不尽责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清退。截至目前,对全乡公益性岗位人员考核10次,累计申请发放岗位补贴约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