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修复提速。积极拓展信用政策宣传渠道,全面提升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免申即享”试点为契机,大幅简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今年以来,已为308户市场主体高效办理信用修复,有效帮助企业重塑信用、轻装前行,营商环境“暖政”效应持续释放。
(二)智慧监管提效。科学制定并全面实施2025年度本部门及区级联合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计划60项。创新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抽查有机融合,根据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抽查比例与频次,实现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不良信用企业“利剑高悬”。目前,监管平台已录入计划41项,高效完成检查13项,以智慧监管护航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公平审查提质。通过发放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宣传单200余份、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系统解读审查标准与流程,全面提升各单位审查能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通过现场检查、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常态化督导,确保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实。累计协助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7件,提出修改意见20余条,从源头上清除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潜在风险。
(四)柔性执法升温。深入推行柔性监管与首违不罚机制,在案件查办中全面嵌入 “法制审核+集体审议+柔性执法” 流程,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错、合规经营。今年以来,依法对172件案件适用不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累计为市场主体减免罚款110余万元。同时对规上企业、大额处罚主体等9类70余家单位开展案件回访,做到“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获得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