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基层医保服务新格局。持续推进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动服务资源下沉至全区14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实现医保业务“门口办、就近办”。2025年,基层网点累计办理业务3万余件,占全区总办件量的52%,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优化服务流程,推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全面实施证明事项清单管理,严禁清单外索要材料,压缩业务办理时限,优化参保登记与缴费流程。在全区34项医保服务事项中,即办事项达23项,比全省即办事项多7项。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保姆式”全程帮办代办服务,群众满意度稳定在99%以上。
(三)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服务能力提质增效。常态化开展窗口人员政策理论、服务规范与沟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健全“好差评”制度闭环管理机制,定期梳理分析评价数据与信访情况,利用周例会开展复盘总结,针对群众反馈问题立行立改,推动窗口服务水平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