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机制,强化人员保障。坚持“有路必养、养必良好”原则,科学整合公益性岗位资源,依据“就近就地”原则设置护路员岗位40个,吸纳人员参与养护工作。建立“党员干部+公益岗位+群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为公路养护提供坚实人员保障。目前,已完成79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有效实现“家中路”有人管、“家乡路”有人护。
(二)聚焦重点,提升养护质效。将公路养护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按照“先保通、后保畅、再保洁”的步骤分层推进。重点清理路面抛洒物、路肩杂草、边沟淤泥及沿线生活垃圾,累计开展综合养护活动17次,发动党员群众300余人次,动用各类机械16车次,全面提升公路通行安全和效率。
(三)加强巡查,巩固长效机制。建立劝导员与交警中队联动机制,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方式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等重点车辆的管控。累计劝导未戴头盔27起、违法超员18起、违规停车17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