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好“吹哨人”,落实预警全覆盖。接到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后,立即通过村(居)务公开群、“大喇叭”广播、上门告知、电话叫应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和避险提示,确保覆盖辖区内所有居民、游客、在建工地人员等重点人群。加强气象跟踪与雨情监测,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切实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当好“转移员”,守护群众平安路。全面排查地灾隐患点、山洪风险区、临崖临河路段、低洼区域等重点部位,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机制,动态掌握风险变化。及时管控危险路段,清理路面障碍,设置醒目警示标志,确保通行安全。组织专人耐心劝导并协助危险区群众转移,坚决执行“三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
(三)当好“补给员”,守牢物资应急库。定期清点维护应急物资,确保性能完好、随时可用。现储备应急照明灯60余盏、一次性雨衣300余件、雨鞋50余双、沙袋500余条、救生衣30件。修订完善物资调度预案,优化调配机制,加强实操培训与演练,切实提升应急响应和群众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