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定向投放为抓手,招聘活动“提效能”。聚焦产业拓岗、企业拓岗、创业拓岗三大方向,开展就业岗位定向投放活动,以“小而美”“专而精”为标准精准组织招聘。累计举办招聘活动4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1.85万个,通过岗位精准匹配、现场洽谈对接等方式,达成就业意向8106人,有效打通劳动者求职与企业用工的“供需通道”。
(二)以部门协同为支撑,资源整合“扩容量”。主动加强与发改、经信、农业、文旅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整合各类市场主体资源挖掘就业潜力。重点引导村民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两新组织、现代农业园区,以及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旅民宿、农家乐经营业主等,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和其他工程项目吸纳就业,优先保障脱贫劳动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累计新开发就业岗位7000余个,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三)以动态管理为保障,公益岗位“兜底线”。建立“退出、培育、巩固”三张清单,对已认定的43个就业帮扶基地(工坊)实行动态监管与培育,目前已吸纳脱贫劳动力347人,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持续巩固就业帮扶成果。同时,优化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聚焦“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困难人员需求,共设置岗位1672个,累计安置脱贫劳动力1459人,切实筑牢就业保障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