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制度保障,规范管理流程。聚焦源头治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对报账员职责、报账程序、开支审批权限、资金管理及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作出刚性约束和详细规定,实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目前,各行政村进行村务公开6次。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针对村级报账人员报账流程不熟练、资金用途了解不全面等问题精准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升“三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目前,开展专题培训1次,各村(社区)文书、财务管理人员等30余人参加。
(三)强化监督检查,保障集体利益。紧盯突出问题,规范村级权力运行,对各村集体“三资”定期组织清查,加大合同监管力度。同时,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村级事务公示等机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目前,指导各村开展集体经济“三资”清理检查工作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