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面结合,提升“夜巡”密度。紧盯烧烤摊、KTV、大排档、网红打卡点等夜间治安重点部位,以及夏季群众开门开窗通风易发生入室盗窃的风险区域,科学优化警力配置,坚决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人流走”。延长夜经济商圈、酒吧夜市等重点区域执勤时间,实行“夜市不散、警力不撤”勤务模式,切实筑牢辖区安全防线。
(二)专群结合,提升“夜查”精度。在积极会同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区级职能部门开展联合巡控、联勤守护、联动服务的基础上,广泛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商铺业主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对夜间经济繁荣、人员密集的区域场所开展覆盖式、拉网式巡逻,累计消除安全隐患12处,现场化解矛盾纠纷19起,完成寻找走失儿童等群众救助5件次。
(三)人技结合,提升“夜防”力度。针对天曌山纳凉路夜市日均客流量3000余人次的特点,协同交警实施交通管制,依法拖移占道车辆23台,使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45%。同时,聚焦城乡结合部薄弱环节,主动联动相关部门,在杨家浩村、学工村等11个村(社)关键节点增补高清监控设备,强化大数据分析预警功能,确保视频监控数据链全流程完整、高效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