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核查流程,把好“入口关”。组建由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牵头,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入户核查专班”,采取“入户走访+线上比对+邻里评议”三步工作法,对新增救助申请逐户筛查、细致审核。同步推行救助政策、救助名单、救助金额“三公开”,并聘请居民代表担任监督员,实现全流程留痕、阳光操作。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申请家庭87户,新纳入低保3户6人、特困供养2户2人,实施临时救助3人次,切实做到“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二)动态跟踪管理,畅通“出口关”。依托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建立“月巡查、季回访、年体检”的梯度复核机制。对收入、财产等关键信息发生变化的,第一时间预警、入户核实;对确实已稳定脱困的,按程序退出;对因病因灾返贫的,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先行救助。上半年累计完成动态调整8户,其中退出5户、提档救助1户,实现救助对象“可进可出、应调尽调”。
(三)延伸服务链条,织密“保障网”。联合妇联、团委组建“暖心敲门队”,为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提供家政保洁、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对接人社部门、辖区企业开设就业帮扶活动,通过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双渠道,帮助19名困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