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涉企绿色服务。组建公安“法治跑团”,按照“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定人员”四定原则,制定服务事项清单,避免企业和群众“跑多门、来回跑”。同时进一步优化涉企户籍管理服务领域“绿色通道”,增加预约服务、代办服务、加急服务、登门服务,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服务60余件次,解决涉企问题31个,化解涉企矛盾36起。
(二)加强涉企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案件审核把关、执法质量考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涉企案件从立案到结案进行全程监督,今年以来,涉企执法投诉同比下降13%。另外,在办理涉企案件时,严格区分企业法人个人犯罪与企业单位犯罪、合法经营收入与违法犯罪所得、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等界限,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今年以来,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15次。
(三)维护企业经营安全。重拳打击欺行霸市、阻挠施工、恶意讨薪等损害企业利益行为,并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合同诈骗、制假售假、非法贷款等突出违法犯罪问题,开展专项集中整治,破获网络传销、经济金融、招投标等领域案件9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