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攻坚设施短板强基础。针对辖区26个小区的设施老化问题,实施微改造工程,更换老化供水管道600米,维修更换破损路灯78盏,增设电动车充电桩210处。联合物业建立设施维护台账,实行“发现-上报-处置”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问题48小时内响应解决,切实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二)激活居民参与聚合力。推广居民议事制度,在新民社区等13个小区设立议事点,邀请业主、物业、社区代表共商停车管理、垃圾分类等事务,年内化解矛盾纠纷45起,推动形成“大家事大家管”的共治氛围。
(三)健全长效机制促规范。推行“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模式,将小区划分为微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员,每周下沉收集诉求。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每月考评物业履职情况并公开结果,对连续差评物业启动约谈机制。开展“文明楼栋”创建活动,通过积分奖励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推动小区治理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