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体系,夯实艺术教育根基。构建“区—校—班”三级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学校艺术教育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机制。统筹全区艺术教育资源,组建艺术学科教研联盟,每学期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20余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建立“一生一档”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学生艺术发展水平。
(二)创新载体,拓宽艺术实践平台。打造“一校一品”艺术特色,鼓励学校结合地域文化开发剪纸、戏曲、民乐等特色课程12门。开展“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文艺团体走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新艺术展演形式,举办“校园艺术节”“班级合唱比赛”等品牌活动,搭建“舞台表演+线上展示”双平台,年均参与学生超1万人次。
(三)强化保障,激发艺术教育活力。改善学校艺术教育设施,更新乐器、画具等器材设备,建设标准化艺术教室、舞蹈房等功能室。实施艺术教师“培优计划”,通过“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等项目,培养区级以上艺术骨干教师。完善激励机制,将艺术教育成果纳入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考核,对艺术教育成效显著的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积极性,推动艺术教育工作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