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基层“硬实力”。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年内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社区医院标准、新建成5个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80%的村卫生室达到服务能力标准。加强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提升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急危重症识别转诊能力,持续改善基层机构基础设施和就医环境。
(二)激活运行“新动能”。积极探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促进资源下沉共享,提升基层整体服务效能,截至目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单位下沉专家200余人次,累计接诊1300余人次,业务查房320余次、手术179例。持续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探索“互联网+签约”“网格化+签约”等新模式,常住人口签约率达83.35%,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5.48%。
(三)壮大人才“生力军”。拓宽基层人才引进渠道,落实订单定向培养、职称晋升倾斜等政策。加强在岗人员培训,提升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等核心队伍能力。深入开展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改革,不断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机制,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切实解决基层人才的后顾之忧,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占比已达到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