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域清患筑牢物理屏障。组织应急、水利及各村(社区)力量,对辖区河道、塘堰等风险水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隐患动态销号管理机制。修复破损防护设施4处,在深水区、陡坡等高风险点位加密设置警示标识5处。同时,足量配备救生圈、救生杆、牵引绳等应急救援装备,确保关键地方都有防护,不留死角。
(二)动态巡查织密监管网络。建立“乡干部包片+网格员驻点+志愿者机动”三级联防队伍39人,每日关键时段实施高频次滚动巡查。现场及时制止野泳、垂钓、戏水等危险行为12起。
(三)靶向宣教激活群防效能。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组微信群密集推送警示案例与自救技能动画短片4条;发放监护责任告知书370份,在交通要道及水域周边悬挂警示横幅。重点针对未成年人家庭落实“一对一”风险告知和动态随访,全面强化社会面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