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科学防救体系。全面掌握辖区火情易发点、物资水源储备点等基本情况,以实地调研、针对训练、风险评估等方式构筑森林防火立体防救体系。紧盯基层扑救工作的非专业性、危险性等特点,通过模拟防救场景、应急响应流程和资源调配等方式补短扑救人员实战技能和综合协调能力,打好防救主动仗。目前,已开展应急演练2次,完善应急方案6个。
(二)构建全民防火体系。压紧压实办村组“三级”包片分段网格防护机制,充分利用护林员、网格员、志愿者等“一线”宣传员全力构建全覆盖森林防火全民责任体系,确保每片林区专人守、专人护。加强与周边接壤、毗邻区域构建联防协助机制,通过“属地自救+区域联防”互联互通互助逐步实现森林防火无界线。
(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报送程序,通过优化分级分类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推动应急响应与预警信息同步、响应等级与应急预案同步,确保火情信息快速上报、及时处置。动态更新维护办、村两级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物资装备,通过前置防火物资、备勤应急队伍等“人防+技防”实现“防、备、救”一体化森林防火应急救灾处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