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准入与追溯,规范投入品经营管理。严格市场准入,依法规范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并有序推进投入品标准化门店建设,提升农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经营规范化水平,预计年内建成农资经营标准化门店6个。着力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推广应用“阳光农安”等农资质量追溯服务平台,推动农资生产、销售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质量安全。
(二)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科学用药减量增效。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行动,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关键技术。全面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全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8%,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持续下降。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实施养殖减抗行动,规范兽用抗菌药使用,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三)强化执法监管,严打农资制假售假行为。常态化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力度,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组织开展农资“忽悠团”流窜专项整治及农资打假“净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布违法典型案例,发挥以案示警震慑效应。加强农资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强化舆论引导,营造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