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责任织密“预警网”。健全汛期预警“叫应”机制,明确镇、村(社)两级防汛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村组长包户”的包保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和相关防治措施10余条,依托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推送预警信息100余条,高效应对强降雨、强对流天气10余次。
(二)强基固本做足“储备功”。组建镇村两级防汛救援队伍15支,构建“半小时应急救援圈”,围绕水库泄洪、山洪避险等场景开展实战演练2次,召开地灾防治专题培训会3次,开展应急装备检验2次,检验有效应急装备30余件,补充救生衣、棉被等救援物资100余件,切实筑牢“人防+物防+技防”保障基础。
(三)排险堵漏架起“防护栏”。采用“三位一体+动态更新”排查模式,对辖区水库、山洪地灾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30余次,增设防汛和地灾点警示标识12处,积极争取资金整治地灾隐患点6处,解除受威胁群众13户54人,从源头上靶向化解汛期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