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监管责任。明确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组织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及食品安全协管员,专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通过网格化管理,落实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确保监管到点、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及时发现并处置食品安全隐患。
(二)落实排查机制。通过入户走访、集中检查等方式,重点排查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场所的卫生条件、原料采购及储存情况,建立农村家宴管理备案、流动摊贩、食品经营者集中管理等动态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已排查各类食品经营主体50余家,发现并整改问题2个,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推进长效治理。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巩固食品安全整治成果,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教方式,利用“村村响”广播、网格微信群、赶集日设点等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开展食品安全“进村组、进校园、进集市”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推送食品安全警示信息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