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汛期安全事故教训。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拉网式排查,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加快推进地灾搬迁避让工程,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二)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紧密结合汛期安全生产规律特点,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防控。聚焦城市内涝点、在建工地、道路交通、河道船只、水库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矿山、危化品、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切实防范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三)扎实做好应急保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调度,做好应急队伍、物资、装备和专家力量保障,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关键岗位领导到岗带班制度,遇有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科学处置,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科学防范、有备无患,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