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泛宣传,提升认知程度。充分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渠道,高频次宣传病媒生物危害、防治知识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推送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覆盖居民约2000人次,显著提升居民防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全面排查,精准清除消杀。联合网格员、志愿者及城管,全面排查清理蚊蝇孳生地,对绿化带、花坛、院落等公共区域实施重点消杀,喷洒杀虫剂20余公斤,设置毒饵站450个,消杀覆盖率达80%以上,有效降低蚊蝇鼠密度。加强对建筑工地、“五小”场所的监管,督促安装灭蚊蝇灯200余个、防鼠网100余个,完善病媒防护。
(三)强化监测,动态调整策略。聘请疾控消杀科专业人员指导网格员,对小区、酒店、公园、市场等场所的病媒生物(蚊、鼠等)密度、种类及分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孳生地。通过定期监测,动态掌握病媒态势,精准调整防治措施,确保将病媒密度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