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厚植防溺安全意识。通过便民微信群、抖音视频等载体,推送防溺水应知应会基本常识;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召开“院坝会”发放防溺水宣传材料等方式,宣传防溺水相关政策和应急技能。截至目前,发放安全告知书、责任书1000余份,宣传手册500份。
(二)清除溺水风险隐患。对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塘、沟渠、堰坝等水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做到全覆盖、无盲区、零遗漏。补充完善“一绳一杆一圈”等救援设施,坚决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着力从源头遏制溺水事故发生。目前,沿江增设救生救援设施30余处,更新警示标牌50余处。
(三)筑牢水域安全防线。建立“1+N”防溺水巡查模式,组建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等多方力量组成的志愿巡查服务队,实行辖区内常态化巡查,加强重点时段对重点水域和事故易发地段巡查力度,并增加中午、傍晚等游泳高峰时段的巡查频次,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