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元协同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创新构建“街道统筹+社区联动+社会参与”服务机制,成立养老服务专项工作组,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网格员入户等方式,全面摸排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情况,精准锁定高龄、独居、失能等重点服务对象。建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双轨模式,设立日间照料点,为200余名老人提供日间托管、助餐、康复理疗等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推出“上门助老”服务,累计提供助洁、助浴、代购等服务800余次,惠及家庭100余户。
(二)精准施策打造“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多元需求,构建“基础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矩阵。在基础助餐、助医、助行等常规服务基础上,引入智能穿戴设备监测、适老化改造等个性化方案,为60余户家庭完成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组建由医生、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构成的“三师”服务团队,开展“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心理疏导”三位一体服务,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发放健康指导手册300余份。
(三)长效赋能构建全周期养老服务模式。依托街道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参服老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将筛查出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创新“1+N+X”服务机制,即1份健康档案、N项基础服务、X项延伸服务,组织志愿者开展季度探访、节日慰问等服务10余次。同步举办智能手机培训、防诈骗讲座等主题活动3场,发放《老年生活指南》200余本,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融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