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前指挥,拧紧“责任链”。在7处祭祀点推行“点位长”负责制,安排40余名工作人员轮班值守,构建“定时巡查+实时反馈”的管控体系,对点位进行全方位监管。组建安全巡检专班,对祭祀点消防设施、环卫设施用电线路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灭火器完好可用,降低安全隐患,为后续环卫工作的安全开展筑牢根基。
(二)精细作业,刷新“洁净度”。采用“人机结合+错峰作业”模式,依托环卫数字一体化监控平台大数据,对环卫作业车辆实施精准调度,出动环卫车辆100余台次,清理垃圾堆放点1100余平方米。推行“网格化+动态巡查”“精细化清理”机制,组建垃圾快速响应处置小组,做到祭祀点位周边垃圾随产随清。累计收运垃圾9余吨、用水500余吨,保障祭祀点位及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三)即刻清理,重塑“新颜值”。祭祀点拆除后,立即启动环卫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清扫人员赶赴现场,并调配大型清运设备协同作业。采用“分组包干+集中清运”的作业方式,按照“先清理、后清扫、再清洗”的标准化流程,对祭祀点残留的灰烬、纸钱等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加强与社区的联动,及时掌握居民反馈,动态调整作业重点,确保垃圾不堆积、不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