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共研,部署降尘方案。搭建信息共享通道,依托气象部门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提前研判沙尘污染风险走势。迅速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重污染天气防尘降尘专项小组,依据研判结果,制定贴合实际、科学可行的应急工作方案,将路面洒水降尘、清扫保洁、监督巡查三大核心任务,按照城区街道分布和时间节点,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制作任务分配表,绘制可视化任务清单,同步完成车辆、人员、物资调配,为降尘工作有序推进筑牢基础。
(二)人机协同,扩大降尘范围。推行“全域覆盖+错峰作业”的洒水降尘机制,合理调配11辆洒水车、2台降尘车、17辆机扫车,采取两班轮换,累计出动120车次,有效抑制大气扬尘。同步按照路段类别、面积大小,精准配备保洁人员,依据不同路段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保洁人员。针对背街小巷等区域,采取机扫车大范围清扫,保洁人员细致清理的作业方式,扩大降尘作业覆盖范围,降低区域扬尘浓度。
(三)双重监督,确保降尘落实。建立“现场检查+电话反馈”双重监督机制,成立监督巡查专班,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分区域、分时段对降尘作业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一旦发现问题,通过移动终端即时拍照上传,通过工作群及时反馈给责任人。依托环卫数字化监控一体化平台,各部门、各作业单元实现资源调配、作业进度等信息的实时互通。借助监管与作业的高效联动,及时处置设备故障、人员调配不均等问题,确保降尘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