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盘棋”谋划服务阵地。注重需求引导与供给协同,依托国家级孵化基地、省级示范园区、零工市场、便民服务中心、大型商圈等公共就业服务矩阵,建立“1+14+N”三级服务体系,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167个,夯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二)“一条线”强化服务队伍。依托“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整合人社专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益服务岗等现有力量,组建“利就业”服务小分队15个,就业服务专员872人,持续推动打造一批政策通、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就业服务队伍。
(三)“一杆秤”衡量服务标准。制定《就业服务办事指南》《就业自助终端操作手册》,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服务类型、办理时限。落实专项资金130余万元,分批次为2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配置AI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全方位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和业务经办等服务,切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