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数据赋能。依托“邻里+”数字邻里客厅数据信息管理平台,整合房产、组织等6类数据资源,建立“一院一档”“一户一档”基础数据库,累计录入数据1.1万余条,同步构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6类重点群体专项数据库,推动社区治理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转型。
(二)创新服务场景。上线生活服务、社区服务等4个“数智”应用场景,构建“需求收集-智能分拨-限时办理-群众评价”的全链条服务机制,群众提交需求后自动分类推送至经办人员,2小时内完成回复反馈,累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50余件,社区干部事务性工作量减少30%以上。
(三)完善协商机制。针对物业小区、“三无小区”等不同类型,分别搭建“邻里议事厅”“小区圆桌会”等协商平台,制定差异化议事规则,每月梳理线上难办未办、重点重大事项,通过决策听证、民情恳谈等方式集中攻坚,成功化解老旧小区改造等突出矛盾47件,新建休闲区等场所1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