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需求。印发《利州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组织专班会同相关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全面排摸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停放充电场所建设等信息,制定建设计划,形成项目清单。
(二)加强宣传教育,共建共治共享。组织辖区物业企业、志愿者开展安全宣传60场次,发放宣传手册4000余份,通过微信群推送电动车安全充电提示500余条,居民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居民自愿”或者“企业投资+物业”“纯企业投资”3种模式,降低充电场所建设成本,单个充电棚平均造价控制在2-5万元。新建小区严格执行充电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已交付的新建小区充电设施覆盖率100%。在邦泰天誉小区引入智能充电桩(具备过载保护、自动断电、远程监控等功能),通过APP实现预约充电、费用结算,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三)积极完善设施,保障充电需求。按照住宅小区完成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充电端口数量配建比3:1的总体要求,整体立项,分年度、分批次完成小区充电设施建设任务,逐步完善充电点加设雨棚、防撞设施和合规设置电源控制箱等设施。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充分发挥各社区和小区居民的主动性,在老旧小区建设一批充电设施,从源头上减少乱充电现象。截至目前,350个物业小区配建了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车棚562个,共有充电位5000余个,充电插座1.4万个,有力保障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