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精上做文章,突出“精细化”比对。持续打通信息壁垒、加快通道建设,加强与国家电网市区供电中心、区应急管理局等企业和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对接、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搜集掌握电力、原煤等重点能源生产指标数据,并与企业原始台账、专用发票进行比对印证。截至目前,已对辖区4家电力企业、1家原煤生产企业能源生产指标数据进行联审。
(二)在实上下深水,突出“动态化”研判。点对点关注市气象局、区经信局等市区部门的动态信息及媒体实时新闻,全面掌握市场需求、气候变化、非预见性事件等影响因素,系统分析极端干旱、阶段性降雨、安全事故、生活垃圾骤增对水力发电、原煤生产、火力发电的影响,及时研判能源数据与生产数据的变化趋势。截至目前,开展动态研判13次,撰写相关分析信息10条。
(三)在长上建机制,突出“常态化”核查。坚持把现场核查贯穿能源统计始终,落实一线工作法,实地核查辖区能源生产企业生产运营情况、能源数据台账,重点整治能源数据与生产数据不相匹配、计量方式出现偏差、台账内容失实漏统等问题,不断提升企业能源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真实性,为加快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夯实基础。截至目前,开展工业企业现场核查7次,“清单式+台账式”整改问题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