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上+线下”融合赋能。用好“云课堂+实战营”双平台,依托“学法考法平台”,定制推送“优化营商环境”“青少年权益保护”等专题课程7个,执法人员日均在线学习时长超30分钟,政策法规考试通过率达100%;线下开设“执法大讲堂”12期,邀请法律顾问、住建局业务专家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深度解读,同步举办“模拟办案擂台赛”,通过抽签分组、限时答辩等形式,累计解决执法程序瑕疵、取证不规范等问题9项,参训人员执法文书制作优良率提升至89%。
(二)“案例+情景”实战赋能。建立高频执法案例动态库,精选规划类、市容环境类、燃气类等5类典型案例,开展“一案三析”深度教学,通过全景复盘、沙盘推演、靶向提升等环节,累计形成标准化应对预案6套。创新设置违法建设拆除“压力测试舱”,模拟当事人避而不见、阻挠等8类情景,执法人员应急处突达标率从45%跃升至70%,联合法院、律所开展模拟法庭辩论2场,执法程序瑕疵率下降20%。
(三)“结对+轮岗”传承赋能。实施执法能力跃升“青蓝工程”,为新入职人员定制“成长手册”,挑选6名业务骨干担任导师,实行“早跟班、晚复盘”日清机制,新人独立办案周期缩短至15天。同时,开设法制审核、信访处置等3个专项跟岗班,基层执法员每季度轮训5个工作日,累计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员1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