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聚群防群治之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村(居)委会为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单位、各村(社区)主任是具体监测责任人、辖区居民是群测群防人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微信群、召开坝坝会、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宣传栏、LED播放标语等多种方式,广泛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发放宣传手册300份。
(二)中施排查细化之策。建立“乡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地灾监测员”四级网格,按照“隐患点+风险区”双控要求,全面发动党员干部、群测群防员和辖区群众志愿者200余人,细致核查隐患点位,并对有变形迹象、靠山靠崖及沟口人员活动区域等重点部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摸排辖区山体塌陷1处,正在推进后续治理工作。
(三)后夯民生保障之堤。按时上报险情信息,抓实险情处置,同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通力合作,及时设置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监测,完成隐患点周边人员疏散转移。同时采取排水、避雨、增添警示标志等应急处理措施,编制后续处置方案,确保隐患点转危为安。目前,涉及16户18人已提前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