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筹规划强引领,科学布局定方向。坚持规划先行,深入摸排全区城中村现状,精准掌握房屋性质、人口结构、配套设施等基础数据,按照“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原则制定改造方案。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围绕完善功能配套、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等目标,科学划定改造区域,确保改造工作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有机衔接。本轮首批次申报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共计可腾退土地6041.2亩,征拆村(居)民1657户,预计资金投入31.21亿元。
(二)强化保障聚合力,靶向发力破难题。针对资金筹措、群众安置等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向上争取+市场运作”双轮驱动,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专项借款等政策资金,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开发,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入户宣传、发放手册等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有效破解“动员难”“协调难”问题。
(三)聚焦民生优服务,品质提升见实效。突出民生导向,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与居住环境改善。预计建设公园绿地15个,教育规划3处,公共设施1处,惠及居民近万人。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物业+居民”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改造区域从“脏乱差”向“净靓美”转变,实现“改一片、成一片、美一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