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实”着力,强化信息现场采集。锁定无地理信息数据、详细地址发生变更的调查单位,扎实开展实地现场核实,同时依托调查单位地理信息表和调查单位地址获取地理信息数据。采取新增、修改建筑物信息的方式,将调查单位与建筑物进行有效关联、精准落位。截至目前,完成32家调查单位地理信息现场采集。
(二)向“细”管理,深化信息录入审核。严把源头关、守好基本盘,针对已采集的调查单位地理信息,规范填写建筑物详细地址和建筑物名称。按照命名规则对建筑物详细地址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建筑物地址信息与民政部门颁发地址信息一致,推动统计用地名地址库维护落实见效。截至目前,已规范修改建筑物详细地址和名称18条。
(三)向“新”发展,优化信息成果应用。一体化推动地理信息拓展运用和产品开发,深入开展调查单位关联信息、关键信息分析研判,拓展时空分析展示形式、丰富统计服务产品,推动利用地理信息辅助审核调查单位真实性、提高调查单位核查针对性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挖潜地理信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加强与经信、商务、住建等行业部门协作联动,丰富地理信息与部门共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