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在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广元市利州区国资金融局
区人大常委会: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2023年国资国企监督管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利州区人民政府授权区国资金融局监管国有企业65家,其中:一级公司24家,二级公司31家,三级公司10家。截至2023年11月,区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37.12万元,同比增长3.99%;利润983.24万元,同比下降39.19%;资产总额2478755.51万元,净资产834609.67万元,分别增长7.24%和4.51%;资产负债率66.7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5.65%;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381万元。
二、国资国企监督管理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区国资金融局以管资本为主,不断加快职能转变,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国资监管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有力保障了国有资产安全,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重大事项监管。建立健全区属国企重大事项报告机制,制定出台《利州区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重大事项从决策原则、决策程序、报告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明确备案事项13项、报告事项9项。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制定《广元市利州区国资金融系统关于区属国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十八条具体措施》,认真落实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等制度,党支部书记与董事长“一肩挑”达100%,5家区属国有企业均完成“外大于内”的董事会、监事会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人事管理。坚持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制定《广元市利州区国有企业中层及以上人员分层分类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2023年提拔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23名。四是进一步加强企业考核管理。修订完善《广元市利州区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实行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坚持依法依规、效益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提高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根据《广元市利州区区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办法》核定企业工资总额,有效调控企业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工资分配行为,提高工资的监管水平。
三、国资国企改革情况
始终坚持市场导向,紧紧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资本效率,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实施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优化调整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布局,深入推进区属国企战略性优化重组。今年3月组建广元市城乡更新建设有限公司,推进全区以征拆安置为主的城乡更新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运营;4月在区城发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广元市利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市内第1家由县区政府独立出资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的国有企业,创新投融资模式,有效扩大开放合作力度,提高了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进程。二是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坚持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实行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全面完成党建入章,5家集团公司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监督)三大权力运行体系基本建立。三是深入实施市场化改革专项行动。利坤公司拓展金融供应链业务承接食堂采购业务;利元产业集团组织实施健康体检业务,有效增加企业利润;万润人力公司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市场客户需求,创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管理,成功获评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3A等级机构、广元市利州区就业见习基地等称号;城发供应链公司新签约绵阳九华府高端人才住宅项目(一期)等3个项目,预计创造营收1亿元。
四、国有资产管理有关情况
以降成本、促效益为前提,坚持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价值充分利用。按照《广元市市属国有企业资产出租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做好区属国有企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资产出租审批等工作,指导区属企业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出租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一是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经济效益。截至目前,我区国有企业共有经营性资产312宗,出租265宗,预计年租金收入1397.4万元,提高了国有资产运营效益,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采取合作经营、独立经营、承包租赁、租售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产,今年有效盘活利用万达广场办公楼、嘉陵街道政府街房产及三堆原821中学、宝轮希望城住宅等闲置资产。二是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存量资产。一方面2023年协同区财政局对全区资产资源进行梳理,将61宗行政事业性及低效运转资产分批注入区属国有企业,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发挥资产市场属性,挖掘资产经济价值,助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市区同城机制体制改革要求,接收广元市实验小学校14处经营性资产,接收过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及租户,解决了部分资产遗留问题,保障移交资产后续正常经营。三是持续推进广元监狱荣山片区资产资源移交工作,积极对接广元监狱10余次。目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监狱管理局已同意将广元监狱荣山老基地的土地无偿移交地方政府,地面附着物以评估价移交,现我方已完成地面附着物的清产核资和审计评估工作。四是协调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等部门,联动开展区属国有企业问题资产处置工作,将区属国企47宗问题资产形成台账报区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明确具体责任人及责任部门,倒排工期,扎实推进。
五、存在问题
一是国企监管机制尚未健全。虽然制定出台了国资国企监管的基本制度,但领导人员管理、考核,投融资监督管理等一些制度尚未完善。二是企业经营效益偏低。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和市场环境影响,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尽管部分行业市场回暖,效益逐步好转,但经营形势依然严峻,稳增长压力依然很大。三是企业运行管理公式化、行政化。企业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少,对市场变化把握不准、反应不灵敏、应对能力不足。四是债务压力大。区属国企大多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政策性项目,经营自主性和战略性不强,导致其市场化转型的行动慢、起步晚,长足发展空间不大。且近年来随着政府性投资量逐步加大,企业融资额不断增加,企业总体负债增速快于所有者权益增速,债务压力加大,债务风险上升。五是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部分资产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办证困难,导致运营效率低下,难以有效盘活,长期闲置。企业资产规模小,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六是国有资本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战略规划引领滞后,现有国有资本结构和国有资本布局调整工作,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道路存在较大反差。国有企业仍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领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七是企业市场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区65家国企中仅万润人力公司、城发供应链公司、众爱物业公司、广元工程设计院4家企业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其余企业多为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的平台公司,“等靠要”思想严重,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缺乏市场活力。
六、下一步计划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国企产业能级。根据市国资委《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完善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方案,深入推进5家集团公司市场化改革。聚焦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加大国有资本投资力度,积极向数字经济、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二是明确各集团主业赛道。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管理失控的资产。深入开展企业之间同一业务或同质业务的整合,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投资。三是加大业绩考核力度。将资产负债率、营收、利润等经济指标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引导作用,督促企业管理者积极主动谋求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四是完善债务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全年债务还本付息测算表,动态掌握企业债务风险情况,分类施策、逐项化解,确保月月有进展、季季有进度,保障区属国企不发生逾期风险。五是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按照区委九届六次全会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核心区和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名城”要求,主动加强战略对接,系统谋划落实重大战略的思路、方案和举措,抱团合作共同发展,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狠抓重点工作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