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试点基础。联合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等18个区级部门和12个乡镇(街道),合力开展村规划编制、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入市地块确权登记等4项前期工作,优选权属关系明晰、区位条件优越、基础配套完善等5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纳入试点地块。试点以来,完成3个乡镇级片区、3个村级片区规划编制,登记赋码集体经济组织164个,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2.3万余宗,挖潜未来三年条件成熟可入市地块238宗,面积582.02亩。
(二)助推产业融合。锚定乡村旅游发展、民宿发展等4类乡村产业发展项目,采取出让、出租、入股等4种方式,因地制宜盘活闲置村委会、废弃矿区等4类农村集体土地。试点以来,全区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宗,面积19.47亩,成交金额407.55万元,累计带动产业投资规模2.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96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再挂网6宗,成交金额超1000万元。
(三)兼顾收益分配。按照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集建入市制度目标,初步建立工业用地20%、商服用地30%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机制。通过区级财政统筹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土地开发等8项支出,有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以来,预计缴纳增值收益调节金56.315万元,留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2.243万元,分配农民个人87.2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