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识别”救助人群。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方式,通过日常走访、电话随访、定期核查、数据比对,以及借助“两委”干部、网格员熟悉社区情况、掌握政策等措施,动态核查低保家庭收入、财产变化、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对因病、因灾、因残等造成基本生活困难家庭,及时救助帮扶,着力缓解困难家庭生活压力。
二是“精准救助”困难群众。按照分层认定、分类施策、精准救助原则,根据救助对象家庭收入、年龄、财产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有无劳动能力等因素准确界定保障类别,形成分层分类的阶梯格局。扎实做好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救助及专项社会救助,将低保户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到救助措施更加精细、资源匹配更加精准。
三是“精准管理”经办流程。实施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责任制,优化整合认定流程,缩短审核、审批时间,切实提高工作时效。落实“三审三公示”,定期公示低保金、低保户增减情况、高龄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惠民资金发放情况,防止漏救、错保现象发生,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信箱,畅通监督渠道,确保群众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