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方位严密巡查排查。联合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聚焦可能出现沟道淤堵、堰塞体溃决、洪水改道等重点部位,持续深入开展山洪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建立完善山洪灾害危险区管理清单。同时,充分发挥区、乡、村、组、点“4+1”防灾减灾责任机制作用,组织开展汛前“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区12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
二是多手段科技赋能预警。依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121处灾害隐患点实施全天候不间断实时监测,发挥33个雨量(水位)站、11个临河监控等监测点作用,构建“人防+技防”工作格局,不断筑牢山洪灾害“防治网”。强化山洪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深入推进多阶段多方式预警,不断夯实“30123”叫应机制,确保风险提示预警全覆盖,牢牢把握山洪防御主动权。
三是多形式培训宣传到户。利用微信群、大喇叭、宣传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山洪防御知识培训宣传1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山洪灾害危险区明白卡1000余份,培训各级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3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宣传培训,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应对山洪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