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适配设岗。根据辖区公益岗位申报群体身体状况、就业能力等4项条件,围绕社会救助、卫生服务等5个城市就业渠道开发适配岗位,配套设置就业年限、就业年龄等3项退出条件,实行公益岗位准入、退出定期评估管理。
二是精细化管岗。通过实行公益岗位“街道统筹管、社区自主管”公平管理模式,在街道不定期开展在岗履职情况联合督查基础上,接受社区、居民群众实时监督,配设24小时微信服务群,提供生活救助、慈善帮扶等10余项服务。
三是功能化用岗。每年针对公益性岗位工作需求制定2-3个批次能力提升计划,组织通信网络、环境绿化等5项专业培训,帮助有就业能力人员至少提供2条自主就业选择渠道,并提供推荐转入企业就业、协调企业开发岗位吸收就业等服务。今年以来,新安置就业22人,有序退出64人,转化自主就业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