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文实录丨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 详情
全文实录丨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3-10-31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信息类型: 新闻发布会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10月27日上午,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以下为全文实录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王翠华

王翠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广元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2023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广元作为嘉陵江上游城市,近年来,我们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要求,落实总书记来川来广重要指示精神,以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为总目标,切实增强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动融入到全市“1345”发展战略中,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落实河湖沟渠一体治理、水岸生境一体保护,走出了一条“治水为民、水清城美、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广元市三水协同共治相关做法和成效。

此外,近年来,苍溪县、青川县在水环境治理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今天邀请到了苍溪、青川生态环境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就水生态环境治理来回答媒体朋友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乔梁先生、苍溪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素军先生、青川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益先生。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新闻媒体有:国际在线、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四川新闻网、广元日报、广元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乔梁先生通报我市三水协同共治,不断筑牢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做法及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乔梁

乔梁:

近年来,广元市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创新四级管护、完善五项机制,实施流域保护工程,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6条主要河流水质均为优,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栖凤湖建成为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之一。

一、坚持“三水共治”,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以建设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为目标,细化“十四五”流域规划年度任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共治。

一是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联合水利部门持续加强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城乡污水、工业废水和再生水资源化利用。完成小水电“一站一策”整改,并常态开展监管巩固整治成效,监督各水利设施落实生态流量管控要求。23个管控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率均达90%以上,有效克服2023年初以来的干旱不利影响,保障了生活、生产和河湖生态用水,未发生河道断流情况。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消除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全市12个县级及以上、234个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得到有效保护,百姓水缸子总体安全。

二是标本兼治改善水环境。加大优良水体保护,专项治理东河、西河、插江、白龙河等涉考核河流。142个建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运。黑臭水体整治实现市县乡村全域推进,解决溪沟支流藏污纳垢问题,市级19条黑臭水体常态落实巡查维护,9月中旬,住建部、省级分别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现场核查,我市无返黑返臭情况;14条重点镇黑臭水体整治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建设,67条农村黑臭水体已整治完成48条。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52.11%、94.93%,71%的行政村农村污水有效治理。

三是强基固本涵养水生态。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规范增殖放流,开展外来水生生物普查和管控。协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在全省率先组建生态监测科研实验基地、联合培养水生态监测技术骨干,以嘉陵江、白龙江为重点开展水生态调查。建成各类湿地4.04万亩,实施西河流域、闻溪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和部分污水处理站人工湿地建设。对市城区栖凤湖区域实施“两江四岸”综合提升改造暨城市更新建设,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优化水域岸线建设,巩固栖凤湖省级美丽河湖建设成效。

二、创新“四级管护”,精准推动水质提档升类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保优水、治良水,坚持月通报和动态预警结合,对国省断面实行ABCD分级分类管理,并严格考核问效。

一是A类断面常态管控促提升。对水质已达Ⅰ类或改善向好的断面,由县区分管领导牵头,按照“以时保日、以日保月”的要求,深化测管协同,加强枯水期、汛期等重点时段管控,全时段严控新增污染入河和涉水施工。如,嘉陵江、南河、白龙江等河流因总磷、溶解氧等指标低浓度波动影响水质类别的断面,由相关县区负责,紧盯源头排放,管控沿线垂钓行为,加大水域岸线保洁力度,杜绝点源污染富集。市城区范围内,年内2次及时处置污水主管网渗漏情况,汛前集中开展雨水井清掏,常态保持栖凤湖水体为优。

二是B类断面精细管控稳水质。对水质稳定达Ⅱ类的断面,由县区主要领导挂帅,研究并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加强水质日均值管控,对异常情况排查处置,保障水质常态稳定。如,各县区政府按照“一口一策”要求,全域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建立1840个各类排口整治清单,落实整治措施。嘉陵江朝天出境元西村断面,区主要领导提出保Ⅱ争Ⅰ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和监管措施相结合,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

三是C类断面提级管控保优良。对水质年均达标、月均不稳定、浓度波动明显的断面,由市分管领导挂联督办,建立问题清单,推进综合治理,以水定排,杜绝水体污染。对属地整治任务进度滞后、完成不力的及时预警帮扶。如,东河、西河治理上,持续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1+7综合整治方案,坚持项目支撑,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达序时进度,分管市领导、市级河长现场督办问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东河旺苍城区段污水26个污水直排口已整治22个,苍溪出境水质持续达Ⅰ类;西河水质保持Ⅱ类。

四是D类断面重点管控防降类。对月均水质不达标、多时段水质下降、年均降类的断面,由市主要领导专项督办,制定攻坚整治方案,统筹干支流、上下游、水陆同步治理,整治成效晒单交账,确保水质止滑回升。如,针对今年插江卫子河、白龙河花石包两个省考断面月均水质为Ⅲ类的情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专函提示属地县区,组建专班,制定攻坚整治方案,落实7大重点任务,有效解决流域突出问题,补齐基础短板。市政府主要领导今年2次现场调研督办剑阁县流域治理工作,并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专题约谈,研究推进白龙河治理工作。

三、完善“五项机制”,协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健全流域保护长效机制,深化跨界联防联控协作,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一是抓实河湖长制。发挥好2176名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头雁作用,推进“5+9”重点任务落实,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3500余名河湖保洁员常态开展水域岸线保洁,防控垃圾入河。今年两位总河长分别听取了全市流域污染治理情况报告,现场调研了重点水域治理工作。

二是建立督查暗访机制。今年,针对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流域水质不稳定和治理滞后等情况,相关市领导多次明查暗访推进整改河湖重点问题,市级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分别开展了生态环境流域暗查暗访活动,组织曝光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解决了一批整治滞后问题,有效保护了流域环境。

三是健全问题排查整治机制。今年启动了第三轮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排查的210个涉水环境问题正在逐项整改,同时巩固前期各类问题整治成效。

四是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拓宽问题发现渠道,构建来信、来访、网络、电话、新媒介“五位一体”信访举报网络,实行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民主协商作用,共商流域治理保护;引导市民共建共享流域保护、美丽河湖建设成效,人人当好监督员,督促解决好身边的水环境问题。

五是构建上下游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深化流域联防联控联治协作,强化跨界河流水质预警预报,有效管控交界区域采砂活动,共同防范汛期输入型垃圾污染问题。9月上旬,川陕甘三省三市八县共同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并巡河,共同制定《嘉陵江流域跨省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工作方案(试行)》,对川陕甘三省跨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嘉陵江、西汉水、长丰河、盐井河等17条河流建立联合河长制机制,共同加大嘉陵江等跨界河流共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抓实优水保护,加大良水提质力度,持续构建水清岸美的流域生态环境,巩固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


王翠华:

谢谢乔梁先生的情况通报。

下面,进入第二项议程:媒体提问环节。请提问的记者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的媒体名称。请媒体朋友开始提问。

四川日报记者:

通过我们了解,前期全国、全省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在广元召开,请问广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做法有哪些呢?


乔梁:

感谢媒体朋友的关心。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经济实用”的原则,以“千村示范工程”为抓手,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2022年,全市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71%,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市级统筹实施、县(区)细化落实的工作思路,市级和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将全市1380个行政村及涉农社区全覆盖纳入规划范围,为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突出分类施治。本着“分类定标,因户施策”的思路,利用市内地形条件优势,主推无动力设施建设,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994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中,515个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03个通过粪污资源化利用、76个通过城镇市政污水管网实现有效治理,总体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三是突出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充分利用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契机,多方筹措资金,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全市4个常住人口600人以上的聚居点(区)和23个乡政府所在地(乡集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现有2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3个。

四是突出长效管护。市级和各县区均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落实设施运维管理责任。探索建立向上争取一点、地方财政配套一点、社会资本投入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投入机制,全面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常态化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正常运行率达90%。

国际在线记者:

听乔局长刚才介绍,广元的水环境质量目前保持优良水平,下一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持续保持水环境质量,请问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有哪些考虑?


乔梁:

谢谢媒体朋友对广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当前,全市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位列全省前列。为持续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将聚焦小流域治理、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筑牢嘉陵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聚焦小流域治理。针对我市东河、西河、插江、白龙河等涉考核的部分小流域水环境质量还不稳定的情况,前期市级已经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城乡污水、垃圾、面源整治、企业治污、四乱整治等重点任务,相关县区加大投入,积极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目前各项治理工作均在实施中,在“十四五”期间小流域治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推动小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二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在当前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的基础上,加大治理保护力度,运用好环境质量分级分类精细化管控措施,完成排污口整治并加强排污监管,持续降低各污染物浓度,建设水清岸美景优的美丽河湖。在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有效释放环境容量,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是实施水生态保护。全国今年已经启动水生态调查试点工作,将由单一的水质考核转向质量和生态双考核。目前,我市联合相关技术单位正在开展嘉陵江、白龙江等重点河流的水生态调查工作,全面摸清水生态家底,为更高水平保护水生态奠定基础。

广元日报记者:

我们了解到苍溪县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探索形成了适合山区的治理模式,被纳入全国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推广,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苍溪的经验做法。

苍溪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素军

刘素军: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就苍溪县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作简要介绍。

近年来,苍溪县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梯次推进,经济实用”和“源头减量、综合治理、尾水利用”的原则,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治理思路,探索形成了适合山区农业县的“四个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实现了“引得出、收得拢、治理好、就地用、群众赞”和“应集尽集,应治尽治”目标。

一是“三项规划”贯穿全局。围绕全域谋篇布局,奋力建设宜居乡村,实现“连片整治”到“全域治理”转变。全域规划美丽乡村。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实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全域整治农村污水。采用“就近纳管、集中治理、散户利用”收集治理模式和化粪池、沼气池、人工湿地、微动力等多种组合工艺,由村向乡拓展,梯次推动,实现村庄治理全覆盖。全域推进示范带动。着力培养“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先后探索形成单户三格化粪池、联户三格化粪池、四格化粪池+稳定塘、太阳能微动力+人工湿地、纳管集中处理等5种模式。

二是“三个融合”整体推进。打好治污组合拳,着力建设和谐共生大田园,实现“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与生态振兴融合,构建优美人居环境。将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同步推进。与黑臭水体治理融合,全面推进“三水共治”。 始终坚持“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协同治理理念,实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联防联治。与产业发展融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做强做大绿色生态产业,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三是“三项机制”保驾护航。建立完善各项长效机制,实现“建管分离”到“建管并重”转变。健全建设运维机制。探索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四统一”制度和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考评“五有”建设推进标准。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编制出台符合县情的三年行动方案及年度实施方案、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考核办法、运维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落实好政策支撑,确保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县委县政府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四是“三项措施”补齐短板。进一步聚焦难点,扬长补短,实现“被动治理”到“主动参与”转变。在资金管理上“发力”。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破解治理资金难的问题。近年来共投入资金约3亿元,其中专项资金约1.2亿元,整合资金约1.7亿元,自筹资金约0.1亿元。资金到位率、执行率均达100%,群众参与率、满意率均达95%以上。在全面建设上“提速”。探索形成的适合山区农业县的“四个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连续三年在省级绩效评估中得到专家充分肯定,“苍溪模式”典型案例先后被列为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和全国农村污水治理典型案例予以推广。成功承办全国西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交流会和全省乡村环保人才振兴培训会。在机制运行上“增效”。“四统一”制度落实率、“五有”考评制度执行率和 “五位一体”运维保障率达到95%以上,设施正常运行率保持在90%以上。并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多、庭园经济多、平常取水灌溉不便、夏季干旱缺水等特点,坚持把尾水资源化利用与节约用水相结合,实现尾水多功能、多用途资源化利用,尾水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截至目前,全县31个乡镇454个行政村中,349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治理率达76.8%。

媒体朋友们,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下一步,苍溪县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广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发力”重要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务实工作举措,不断巩固提升治理成果,加快推进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苍溪力量。

广元广播电视台记者:

青川县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白龙江、青竹江等河流贯穿全境,请问你们在保护水环境质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怎样开展工作?

青川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周益

周益: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青川生态环境质量的关心,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青川县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县在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举措。

一是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善“河长+警长”的流域污染防控机制,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坚决守住“三条红线”。近年来,我们全县20个乡镇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个县级、33个乡镇级)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划定的Ⅲ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县主要河流水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白龙湖出境断面水质长期保持Ⅰ类标准。

二是建立川陕甘结合部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并与毗邻地区江油市、宁强县、平武县、文县等地签订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毗邻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联动,定期开展联席会商、积极开展联动执法、联合开展涉关联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工作、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高效、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三是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全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站)39座,配套建设管道188.8公里,正在建设县城处理厂扩容项目1个(由5000到10000吨/日处理),据统计,乡镇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分片区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8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现县域生活垃圾应处尽处。全域推进“美丽青川、宜居乡村”建设,建成2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8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742户,积极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全县138个行政村中93个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占比为67.4%。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我们通过项目包装,向上争取涉水项目12个,总投资2亿余元,到位资金7000余万元,实施了涉水项目18个,有效解决了一批水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保障了我县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夯实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项目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防范环境风险。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做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王翠华: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需要深入采访的,会后可以联系我局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负责人庞强先生。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