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巩固服务基础。探索“1+N”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个区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提供生活照料、住院护理等10类专项服务,设立3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个街道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健康促进、文化教育等12类集中服务。今年以来,养老照料300余人,开展生活服务活动100余次。
二是优化服务能力。实施三堆敬老院、中心敬老院提升项目,改造护理型床位、消防设施等5类硬设施,可新增100人养老服务能力;引导6家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市精神卫生中心等5家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健康体检、巡诊排查等5类软服务。今年以来,健康体检、诊疗服务900余人次。
三是开放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以民政备案方式替代前置审批,吸引市老年康复中心、区万年青养老院等社会资本注入养老服务业。同时,推广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镇普惠性功能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今年以来,登记设立2家民办机构,新增240人养老服务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