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级服务结构。创新“1+14+N”社工服务体系,设立1个区级社工总站、14个乡镇(街道)社工站、N个村(社)社工室,整合站点办公室、会议室等资源,通过融入残疾人复健、未成年人维权等4项功能进行“全岗通”改造。目前,压减30%办公面积用于服务使用,完成改造5110平方米。
二、引入服务支撑。引入3家4A级及以上社工机构,对试点街道提供社工人才培育、困难群众帮扶等10余项示范服务,引入1家5A级枢纽型社工机构辅助本地枢纽社会组织建设运营,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11个具有社会工作特长的站长。目前,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30余个、兴趣型和功能型社会组织500余个。
三、打造服务品牌。通过整合固有政策保障资金、下沉资金撬动社会投入等方式,投入社会工作资金580余万元,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老年人关爱等5类服务品牌,包装打造“当你老了”“一个人的剧场”等20余个品牌服务项目。目前,实施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30余个,开展服务活动1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