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延长就业边缘。对残疾人、贫困劳动力等5类就业困难群体纳入优先就业兜底帮扶,人社、水利、林业等部门公益类岗位资源,将开发的公共就业服务岗位增加至疫情监测、消毒员等22种,岗位基本工资不低于最低生活标准,最低500元/月、最高1650元/月。今年以来,开发公益性岗位1559个,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87人。⑵巩固就业能力。认定对农职业培训机构16家,按时下就业热点需求分类实施定向、定岗、订单培训,对有务工意愿的提供电工、焊工等15种技能培训,对创业人员提供网络创业、电子商务等方面培训,对有发展产业意愿的提供种植技术、养殖技术配套培训,且将育婴员、钢筋工等11个工种纳入品牌培训计划,创新探索“乡镇组织+机构培训+部门监管+三方评估”培训模式,采取“专家授”“师带徒”等方式,分项目、分阶段、分对象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39人次。⑶守住就业底线。对失业人员采取政策兜底生活保障、跟踪扶持再就业双重帮扶,每月集中梳理失业人员人数、原因等情况,且开通四川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2.0、社区登记等自主申报渠道,限时5个工作日完成失业人员审核认定,失业人员每月最低可获取1320元保障待遇并代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同时根据失业人员意愿、失业原因等情况,纳入下批次精准培训人员名单。支付城镇失业人员失业金645人275.67万元,代缴医疗保险费567人61.42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303人122.09万元。帮助2051人实现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