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详情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7-10-30   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类型: 广利府办函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广利府办函〔2017〕120号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0月26日

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扶贫解困助农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县为契机,挖掘乡土竹种资源笋用价值,科学引种配置生态适应型笋用竹,形成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培育我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布局、稳步推进。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适地适竹,优先选择乡土笋竹,大力推广有成功引种实践的优良散生、混生笋用竹种,积极构建春笋、秋笋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同时开展夏季笋竹引种试验,稳步推进产业发展。

2.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强化种植大户、专合组织、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

3.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大力扶持培育竹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发展机制模式,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助推笋用竹产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2年,全区新培育笋用竹基地1万亩,抚育改造现有巴山木竹、箭竹、苦竹等乡土笋用竹基地0.5万亩,全区共建成特色笋用竹基地1.5万亩。初步建成竹笋加工、菜品开发、竹编加工和竹文化康养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笋用竹综合产值突破1.1亿元。

二、规划布局

(一)竹种选择与海拔区划

1.海拔800米以下:苦竹。

2.海拔500—1200米:方竹。

3.海拔1000米以上:巴山木竹、箭竹。

(二)造林模式

依竹种喜光习性配置利用笋用竹发展用地,苦竹利用荒山荒坡荒地造纯林,方竹、巴山木竹、箭竹利用疏林环境营造“竹—树”混交林。

(三)造林地类型

根据各乡镇现有笋用竹资源分布情况和土地条件,以成片分布的乡土笋用竹林资源为基础,充分挖潜利用空闲边角地、房前屋后、沟渠路旁闲地、杂灌残次林地、低效疏林地,统筹布局,稳步推进

(四)乡镇规划

2022年,全区优质高产乡土笋竹基地总规模达到1.5万亩,其中新建1万亩、低改0.5万亩,覆盖全区一乡四镇,共23个村。一是白朝乡布局5个村,新建笋用竹基地2000亩。二是大石镇布局5个村,新建笋用竹基地3000亩,抚育改造现有乡土笋竹3500亩。三是荣山镇布局3个村,新建笋用竹基地2000亩。四是工农镇布局5个村,新建笋用竹基地2000亩,抚育改造现有乡土笋竹1500亩。五是三堆镇布局5个村,新建笋用竹基地1000亩。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地建设管理

1.按照科学、标准、规范的原则,做好种苗保障体系建设。对引种的竹种,采取对外采购母竹方式解决项目建设初期种苗需求,同时建立母竹繁育基地,本地竹种通过选优建立母竹林基地。建立播种育苗繁育基地,建立引种试验示范基地。

2.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推进笋用竹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优选竹种、科学采伐、测土施肥、病虫防治、低效竹林改造、竹林高效培育等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竹笋生产能力和品质。充分利用优良的竹林生态环境,开展竹-菌、竹-药,竹-禽等立体复合种养,实现竹林“万亩林亿元钱”高效经营,提高竹林基地综合效益。到2022年,笋用竹鲜笋亩产达0.5吨,实现亩均综合效益5000元,全区鲜笋总产值7500万元。

(二)强化产品加工转化

1.开展就地初次加工。根据竹资源状况及竹林培育基地,依托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按“每1万亩竹林基地布设1个就地初加工点”的原则,合理布局竹原料就地加工场地,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网络化原料就地加工供应体系,有效降低生产运输成本。要加快冷链仓储与烘干厂建设,到2022年全区竹笋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

2.壮大竹笋加工业。竹笋加工业重点发展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调味型竹笋加工产品。在以鲜笋、笋干为主的初加工竹笋产品基础上,发展调味笋、竹笋腌渍、复合型竹笋、冻干竹笋、以及多味笋丝、酸辣笋、油焖笋等休闲食品,进一步挖掘竹笋营养成分或其他特用成分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竹笋产品的附加值。

3.鼓励竹工艺品加工。鼓励企业、传统民间艺人研发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研制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到2022年,我区实现笋用竹加工业产值2600万元。

(三)打造竹文旅康养产业

开展林相改造与维护、竹林景观培育,加强森林养生中心(馆)、健康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等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竹林体验和养生服务功能,建设竹林康养基地,推进竹源食品开发。推行保健养生的竹菜品,拓展竹林资源的利用领域。加强竹类观光园区和风景区以及竹类专题产业园区的建设,积极申报竹子之乡和特色竹乡,推进打造一批“竹林小镇”、“竹林人家”。到2022年,建成竹林人家2家,竹林康养基地1个,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实现竹文旅康养产业产值突破1000万元。

(四)完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多方开展竹产业人才队伍培育,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等技术服务工作和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加大科技下乡等科技扶持,开展竹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竹产业初级加工、竹产品市场营销等培训,培养一批种植能手和职业经理人,提高竹林基地建设者和竹产品加工者的整体素质;积极引进笋用竹丰产栽培、种苗培育、产业开发等方面专业人才,推进我区笋用竹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笋用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区竹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相关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区林业和园林局牵头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业务指导。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将现代竹林基地培育、竹区道路建设、竹产品加工或竹旅游开发等项目列为重点项目,立项支持。区财政局落实扶持资金,完善奖补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在竹林高效培育、人才队伍培养、高端精深产品研发、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等部门要整合资金支持林区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区投资促进局、区金融办等部门在笋用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培育、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区食品药品和工商局、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在竹产品、制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培育经营主体

培育壮大一批以笋用竹栽培种植、竹下生态种养、竹产品初加工或专业化生产、竹产品营销为特色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竹产品精深加工、竹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龙头加工企业或旅游开发企业。培育和壮大营销主体,扶持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商贸企业、行业协会和营销大户。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服务、生产托管服务,全面提升笋用竹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三)加大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大力支持我区笋用竹产业发展。整合涉农基础设施项目服务笋用竹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低产低效林改造、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森林抚育、造林补贴等项目发展笋用竹产业。区财政将预算笋用竹产业发展专项以奖代补经费,奖励典型示范,带动笋用竹产业发展。大力包装PPP项目、政策性贷款项目等,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笋用竹产业发展,助推全区笋用竹产业上档升级。

附件: 1.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广元市利州区2017-2022年笋用竹基地培育规划表


附件1

广元市利州区笋用竹产业发展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 区林业和园林局局长

员:李长松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仲永良 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长

区财政局局长

刘映勇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范学洋 区水务局局长

陈志林 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局长

李永军 区食品药品和工商局局长

乔建东 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李季军 区旅游局局长

区金融办主任

区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和园林局,由周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附件2

广元市利州区2017-2022年笋用竹基地培育规划表

单位:万亩

建设单位

2016年现状

2017-2022年培育任务

到2022年总量

备注(竹种)

新造

低改

任务

建设地点

任务

建设地点

利州区

0.6

1.0

0.5

1.5

巴山木竹、箭竹、苦竹、方竹

白朝乡

0.2

分水村、新房村、星明村、新华村、观音村

0.2

大石镇

0.4

0.3

石笋村、前哨村、冠山村、高坡村、大广村

0.35

石笋村、前哨村、冠山村

0.65

荣山镇

0.2

红旗村、板桥村、中口村

0.2

工农镇

0.2

0.2

三颗村、枫香村、亮垭村、学地村、大塘村

0.15

三颗村

0.35

三堆镇

0.1

五郎村、顺江村、三星村、九龙村、羊盘村

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2398127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